30
2010年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宏實驗室在Cell雜志上以FeaturedArticle形式發表題為“C.elegansscreenidentifiesautophagygenesspecifictomulticellularorganisms.”的文章。細胞自噬作用是真核細胞中一種高度保守的降解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細胞質中的內含物包括蛋白聚合體以及組織、器官等會被一個雙層膜結構的囊泡包裹,這個囊泡叫做自噬小體,自噬小體形成后即被運送到液泡或溶酶體中被降解,其中的物...
查看更多29
據6月27日的《科學》雜志報道說,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們與在我們的身體上或身體內生活的多種細菌之間的關系,美國的國立衛生院正在對所有這些微生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現在,由KarenNelson領導的HumanMicrobiomeJumpstartReferenceStrainsConsortium已經公布了他們對頭178個與人類宿主有關的細菌基因組序列的初的分析。到目前為止,這些結果給未來的分析工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線,盡管這些研究人員說,他們只是剛剛觸及了人類“微生物組”的表面而...
查看更多28
新近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由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紅艷教授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在頭部神經管畸形(NTD)出生缺陷人群中鑒別出Vangl2基因突變”研究結果。這是科學家從患有神經管畸形的人類胚胎中發現這一類型的基因突變,該研究成果為進一步全面、完整研究Vangl2基因對NTD產生的遺傳效應,系統研究人類神經管畸形發生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據王紅艷介紹,*NTD的發病率為1%。~2%。,而在我國部分地區高達6%。~10%。,是我國*二的出生缺陷。...
查看更多